转自:上观新闻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申城天气晴暖如同入夏,世纪公园内数千株盛放的梅花,迎来了公园开园25年来最高客流——周六单日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为单日客流最高;周日达8万人次。汹涌而至的赏花游客,在公园内外掀起了一场春日消费热潮。
客流创纪录,公园启动“全天候守护”模式
3月1日清晨7时不到,环世纪公园跑道上已迎来不少跑步和健步爱好者,一些游客也早早错峰入园赏梅。家住世纪公园附近的忻女士说,她早上6时多把母亲送到公园时已有不少游客,等9时左右自己运动完去接母亲时公园内已是“人从众”景象。
上午9时许,公园停车场同步进入满客状态,工作人员对陆续到来的游客车辆进行周边停车指引,大客流应对预案也提前启动。世纪公园行政办公室张引告诉记者,当天公园内160名保洁人员全员上岗,400个垃圾桶从8时至19时全天候不停轮转清运,周六一天产出垃圾25吨,安保人员也全员上岗。“去年我们对梅园区域的厕所进行改造,增加了坑位数,还在大草坪区域增加了一个临时厕所。从今年的实际情况看,大客流时游客排队如厕的现象有所缓解。”
3月2日,最高气温进一步飙升至28摄氏度,依然挡不住人们出游踏春的热情。记者当天13时半抵达世纪公园时,发现不仅梅树下游客密集,林下草坪、镜天湖畔都搭满了帐篷,湖面上的游船上也满是游客。

3月1日周六,世纪公园内人气最旺的音乐广场正在举办露天演出。
免票已近4年的世纪公园,为何在上周六迎来客流最高峰?园方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天气回暖、梅花盛开的叠加因素外,上周六公园音乐广场邀请了音乐人罗小罗现场演出,也为公园的人气再添一把火。
根据规定,世纪公园瞬时客流上限53994万人、日最大承载量12万人次。尽管周六当天客流创出新高,但未触达限流极值,公园运行仍平稳有序。“我们的安保和保洁都已按照最大客流量运行,而且对客流实行全天候监控,每小时上报一次情况,确保游客游园安全。”张引说,一旦公园内瞬时客流接近5万人次,园方将在公园入口处增加蛇形通道,通过入口处显示屏播报限流提示,同时对游客开展“只进不出”的解释工作,开启限流措施。
餐饮店排“长龙”,春日消费热折射城市活力
由梅花引发的游园热潮,也为公园内商户带来一波应接不暇的消费热潮,并进一步辐射至周边商户。
周六中午11时半,距离世纪公园1号门仅200多米的大富贵门店前,等候取餐的人群已开始排队。尽管位于4A级景区,这家公园内的老字号仍然维持了大众化定价:一碗大馄饨15元,两个肉包、一份豆浆10元左右,人均消费20至30元可以吃饱。
店长傅国良告诉记者,为应对周末客流高峰,他们临时从其他门店抽调了6名员工,加上店内已有的16名员工,还是忙不过来。因为一些餐食需要现蒸现煮,出餐时间一度长达半小时,工作人员会提前提醒游客做好心理准备。令傅国良始料未及的是,平时每天仅能卖出两箱的锅贴,周六这天加到了五箱近600份,到下午1点半时已全部卖完。“锅贴来不及补货,但面条、刀鱼馄饨、蟹粉小笼、虾饺皇这些品种都供应充足。”傅国良盘点后发现,门店上周六单日营业额突破6万元,是平日的三倍。

与此同时,公园内的一尺花园、Manner咖啡、美食摊等商户,均在上周末迎来了消费大客流,小卖部的矿泉水和零食销售额也翻倍增长。公园自营的游船、双人自行车在上午10时前就被租赁一空,部分游船的周转率达到日均4次,创下近三年新高。
在临湖草坪区,色彩斑斓的帐篷星罗棋布。带着全家出游的市民王女士展示了她自备的野餐篮:提前在网上订购的下午茶套餐,有应景的梅花酥,也有孩子喜欢的寿司拼盘。此外,还有不少游客叫外卖到公园就地午餐,带动了公园周边3公里内外卖订单量增长。
这场由赏花引发的消费热潮,生动诠释了“公园+”经济的乘数效应:当景区能持续提供高性价比服务时,自然形成强大的消费吸附力。随着白玉兰、樱花等接力绽放,这场春游消费热潮将进一步持续。
原标题:11万人次!世纪公园创出单日客流新高,老字号餐饮销售额翻三倍
题图来源:题图为世纪公园梅园小径上客流如织。李宝花 摄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