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固定场所,滨江地带往往不能开餐饮店。但滨江健步或者骑行买不到吃的怎么办?
4月7日,上海徐汇滨江首批4个沿江餐车和集装箱商业服务站亮相,分别设立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星美术馆周边。
澎湃新闻记者从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提升徐汇滨江烟火气,2023年初,徐汇滨江管委办即开始谋划布局,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空地,投放定制化餐车和集装箱,通过提供“小空间”的配套服务,体现出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大民生”。由于餐车和集装箱使用的经营场所为临时投放,载体性质比较特殊,没有专门地址,如何迈过食品经营准入门槛成为难题。
为此,徐汇区食药安办牵头,区市场监管局积极指导,为布局图上的餐车和集装箱商业站点统一进行地址编号,斜土街道食药安办开展上门核查,让首批经营者顺利取得《便民饮食店临时备案公示卡》。
“开展预防性监管,要坚持以服务促进监管,加强合规指导和政策供给,我们通过跨前服务,既解决了商户准入问题,也将其纳入了监管范围,最大限度保障其规范经营。”徐汇区食药安办副主任、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乌建国告诉记者。
便民饮食店“身份证”。
乌建国介绍,徐汇区食药安办、徐汇滨江管委办联合制定了《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小型餐饮备案规范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了徐汇滨江管委办、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绿化市容局、属地街镇等部门职责,共同对这些特殊的商业站点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承办单位资质到站点选址、硬件设施,再到食品加工经营活动,《指引》都有详细要求。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指引》对具体经营业态和品种实施正面清单管理,原则上以现制现售的热加工工艺和简单处理的食品为主,经营单位的食品供应方案需经过相关职能部门和所属街道会审,不得转包,不得擅自增加、变更供应品种,确保在提升“烟火气”的同时,守住滨江水岸“舌尖上的安全”。
4月份起,徐汇滨江管委办还将陆续增设6个餐车和集装箱商业站点,并开放更多沿江建筑、补充商业配套功能,满足市民游客对轻餐、茶室、民宿等多元业态需求,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同时,为响应市民游客对“一站式”消费生活场景的需求,西岸传媒港、西岸数字谷商业以及开放空间南段西岸热力秀场也将陆续分批呈现给消费者。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的餐车和集装箱,将进一步优化沿江商业配套设施布局,提升水岸的温度。将开放更多沿江配套建筑,引进更多创新型业态,为市民游客提供人性化和多元化的品质服务,为提振消费、复苏经济发挥一定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