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绿瓦红灯笼;不管是哪一个古镇,都会出售丝绸,钥匙扣,手工首饰;就连“特色小吃”也变得千篇一律了,臭豆腐,烤肠,甑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古镇逐渐变得“长得”得越来越相像了,古镇的店铺与特色小吃也变得越来越相似,相似性逐渐替代了每一个古镇的独特性,在全国古镇中“查重率”的比例甚至达到99%。
有网友调侃称:“古镇商业化程度过高,基本只要有一条道路,两旁就是店铺,本地人并不多,多数为外来经商,像披上古镇外衣小商品城。”和过度商业化古镇相对应的是古镇景观的“千篇一律”,就连原住民也像真空一样存在于某些古镇。
归根到底,旅游者到古镇观光与到迪士尼度假区观光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都追求“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是体验内容有所不同。到迪士尼度假区“身临其境的感受”童话世界,到古镇“身临其境的感受”地方历史人文特色即古镇“古”。只是这一特点,在可见可感的“特色建筑”外,还存在着无形的“文化”。
而有些过于商业化的古镇则使地方特色在“褪色”。古镇本应是经过漫长历史积淀而成,富有地方民俗特色,但如今作为旅游项目,却很少有旧时痕迹,而只是按照现代化旅游与商业需求而重新兴建起来的度假村,商业化气息浓厚。
游客置身于古镇中,希望看到原住民生存的现状,希望感受到古镇市井中的活色生香,希望尝试到地理环境与民俗影响之下的特色小吃并体验到悠久历史对地方文化的形塑。可谓古建筑,文化氛围,自然景观,本地美食......无不体现古镇旅游之精华。但若古镇文化之呈现仅为取得较高经济效益而非文化之保存与传承本身的话,则文化亦成为观光过程中之象征,无怪乎古镇观光正逐渐丧失其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益成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时人们对旅游的追求,早已经提升为一种对精神和文化层面上享受的追逐。原来旅游产品较少,需求量较大,如今,信息获取更加方便,旅游者视野更加广阔,不会轻易买“披上古镇的外衣,小商品城”账,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改变这一现象要求开发者必须高度关注旅游者需求,研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并把地方特色文化纳入现代化消费理念。开发者不应满足于以造造建筑为目的,必须在全面细致地梳理地方历史文化和全面了解地方特色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搞好古镇开发工作,还要做好商业化与保护地方文化之间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