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对污染环境的一次性塑料物品再出重拳,其中一项要求是,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对于外卖领域的“减塑”,也有明确指标要求: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记者从广东部分餐饮、零售企业获悉,为响应环保,他们已经在采取积极行动,对“减塑”、替换环保用品等已制定有相关计划。
部分餐饮企业:
早有替换行动,今年将一步“减塑”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称,在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方面,包括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
根据计划,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县城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记者走访广东市场发现,当前很多餐饮企业仍在习惯提供一次性的塑料用品,其中包括塑造制吸管、胶碗、搅匀棒等。若在一年内,将这些一次性塑料品替换,企业和消费者是否均做好了准备?
“对于‘减塑’新规,相关部门是给企业留出了一定的更换过渡期。”广东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真功夫”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将按照国家要求在限期内逐步完成替换。
国际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也表示,该公司从去年4月就从深圳和上海开始试点,停止提供塑料吸管,改成使用直饮杯盖与纸质吸管。
“对于不含搅打奶油的冰饮,其提供特别研发的直饮杯盖。对于其他需要吸管的,则提供纸质吸管。” 星巴克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称, “在去年底,该公司已完成中国内地所有门店的塑料吸管转换工作,可提前实现‘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停止使用塑料吸管’的‘减塑’承诺。”
“早在2007年,麦当劳中国就率先提供纸制外卖袋,十年来累计减少超过20亿个塑料袋。此外,所有餐厅还更换了麦旋风塑料杯、调整了刀叉尺寸,以减少塑料的使用。”据洋快餐巨头麦当劳介绍,该公司在中国一直致力于推行绿色包装:减少包装材料,减少塑料,使用国际森林认证的原纸。
“目前,我们正密切关注政府‘减塑’方面的政策与规定,与供应商携手积极关注并支持环保,今年将有进一步行动。” 麦当劳中国有关人士如是说。
记者获悉,国际饮料企业百事公司对“减塑”也早有计划,该公司曾提出,在2025年前减少其饮料产品包装中35%的原生塑料使用量,相当于累计减少250万吨原生塑料。百事可乐首席执行官Ramon Laguarta曾表示:“处理塑料废弃物是我的首要任务之一,我将亲自应对这一挑战。”预计到2025年,百事公司将减少使用670亿个塑料瓶。
外卖平台:
支持绿色供应链
近年来,外卖市场发展迅猛,但由此也产生新问题,即一次性外卖餐盒使用泛滥,成为塑料污染的重灾区。
此次两部委发布的上述《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对此,国内两大知名外卖平台也纷纷发出积极响应。
“在推进一次性包装废弃物治理方面,我们追踪分析外卖垃圾的全生命周期,从源头减量到回收再生探索科学闭环。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上游的源头减量、包装升级以及下游的回收分类与循环利用。”据美团外卖社会责任委员会秘书长杨碧聪称,该平台在2017年8月就已启动关注环保的行动计划——青山计划,明确三大环境保护目标,即到2020年,希望携手100家以上外卖包装合作伙伴,寻求新的包装解决方案;联合100家以上循环经济合作伙伴,开展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试点,探寻行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汇聚超过10万家青山公益商家,发展环保公益。
杨碧聪进一步解释,比如在引导餐饮商家推进包装替代,优化包装方案方面,在外卖服务市场设立环保专区,持续引入包装袋、餐盒、餐具等多品类供应商,解决商户环保选购需求;同时在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免费投放全生物降解塑料袋超过1500万个,投放便携环保筷套装近万双,并不断促进包装企业和商家合作,推出“零塑披萨盒”等新型环保包装。
“对于外卖行业而言,餐饮商户在短期内会面临一定挑战。”杨碧聪认为,具体表现在于商户需要找到一些新的替代方案,如包装袋、吸管等;这可能会造成包装成本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波动。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创新突破和市场规模扩大,成本降低,产品性能改进,这些问题也都会得到解决。
“外卖行业包装替换的难点是作为食品直接接触材料的塑料餐盒。政策中考虑了这部分产品的实际情况,给予了一定的时间周期。”上述人士如是说。
【南方日报记者】欧志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