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点点3月13日讯(通讯员 金晓娟 吴丽丹)
2017年5月,我省出台《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50平方米以下的小餐饮单位只要书式材料齐全就可以直接申领《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省去了以往登记证颁发前的食品安全知识考试和实地核查环节,这一政策在给经营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带来了隐患。为保障辖区内小餐饮的长效管理,魏塘街道、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第三方(浙江易尤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率先建立“提前收集、提前领单、提前指导”的“三提前”工作机制,将以往被动救火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主动排查、预防为主的监管模式,有效地破解了小餐饮监管难题。自2018年9月以来,共指导新店218家,小餐饮的专项整治完成率由原先的20%提升到99%。
经营户办证的话到哪里去咨询?前期第三方工作人员上门到新店来核查哪些内容?新开店主如何领证?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今天就现场走一走,看一看这些新店如何在提前介入下办证的。
窗口人员提前收集信息
提前宣传预告,亮化准入标准
来自魏中村的李某想要开一家点心店,经同行告知,便一早来到魏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进行办证情况咨询,在经营户进行咨询时,窗口工作人员提前对其进行宣传说明,明确相关准入标准。特别是对于经营场所安全要求、内外环境要求等重要事项予以详细说明,预先告知经营户:第三方工作人员将在2个工作日内到该餐饮店进行现场核实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和服务,提醒并引导经营户做好各项准备,积极配合好工作人员现场开展工作。
提前进行登记,详化业主信息
窗口工作人员详细告知其申办《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所需带齐的全部材料。与此同时,主动对明确要办理的经营户进行预登记,指导经营户认真填写《50平方米以下餐饮名单》,提前对经营户的姓名、店址、经营范围、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进行全面采集。
窗口人员提前收集信息
市场监管分局的工作人员通过“钉钉”工作群,将当天来访咨询的名单及相关信息反馈给食品安全监管第三方。在得到“准经营户”的相关信息后,第三方工作人员启动“领单式”工作模式,各小组按照各自划分的责任区域,立即认领任务,并形成责任清单,提前对新餐饮店的各类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的摸底调查。
“第三方”提前上门指导
提前宣传预告,亮化准入标准
第三方工作人员获得新开店的真实信息后,立即对新办餐饮店进行上门核实,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来自文化综合市场的章某刚从别人手里盘下了一家小餐饮店,有一定的装修基础,但并不太符合餐饮的整改标准。“不知道开店要注意哪些事项,所以希望你们过来指导一下,接下来还需添置哪些设备,哪些不到位的地方,这样我心里也有个数”章某一边和工作人员聊着,一边拿出了自己的健康证,“你的健康证到期后要重新办过,还有厨房内的卫生工作要保持干净,大米要离地5-10公分,灭蝇灯不建议用这种类型的……”现场,工作人员严格按照《50平方米以下餐饮单位现场核查单》的相关要求,对装修过程中的墙面吊顶、操作台面、排烟排污、水池、消毒柜、三防设施等重要项目逐一核查和指导。“等你这边什么时候整改完好了,打电话联系我,我再上门查看,如果没问题了就给你开具现场核查单,你看怎么样?”“好的,好的,这样就麻烦你们多跑一趟了”在提前上门指导过程中,第三方人员根据核查清单,对检查合格的小餐饮店现场开具经营户《现场核查单》;对不合格的现场告知整改事项,并与经营户约定时间,待其整改完成后将再次上门核查。事后,经营者可凭现场核查单及其他所需材料到窗口办理并领取《食品生产经营登记证》和《营业执照》。
“老板,你们生意还好哇?”还没走进这家新开店,我们就被正在摊蛋饼的身穿白色工作服老板所吸引,摊位旁边围着三三两两的顾客,这是一家上月刚经第三方指导后近期取得证照的小餐饮店,“老板娘,你们的卫生工作搞得不错嘛!”工作人员禁不住赞美,对比前期指导的上一家,这家经指导后已办证的店给顾客的直接印象就是太干净,太整洁了,厨房内的碗筷、调味品一律摆放整齐,冰箱内食物原料作了规范的打包,厨房和用餐区有隔断,健康证也有相应的公示。
这些经营店主给我们现场的集中反馈就是,快捷、便利、省钱。第三方人员上门指导行动迅速,体现的是快捷;整改好后上门只需要提供相应材料和核查单即可领取相关证照,体现的是便利;现场督促经营主及时整改,降低了小餐饮店的经济损失,体现的是省钱。据了解,通过第三方上门指导后已领取证照的新开餐饮店共计165家,而且与以往相比,这些餐饮店经营更加规范,环境更为整洁。
在魏塘街道,通过“三提前”工作机制介入的小餐饮店已经有218家,创新之举带来破解小餐饮监管难和经营户经营更便利的双赢成果,也为全街道文明创建打下扎实基础。
编辑 | 张莺
嘉广集团禾点点编辑部